因為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慢慢老去

繁星灑滿蒼穹,萬籟俱靜,看著窗外如織交流的人來車往,似乎偶有春天的花香,洗滌一天的疲勞,坐在電腦前,如往常一樣流覽著新聞。

不覺,一篇新聞進入了眼簾:《昆明一對獨居老人家中死亡半個月才被發現》,4月1日,昆明紡織廠生活區55棟3單元2樓一對獨居老人死于家中。鄰居們說,如新集團最後一次見到兩位老人,已是十多天前的事了。

看到這篇新聞,心頭突然湧上一陣酸楚,略微感覺春天的氣氛突然冷卻,似乎有一種夜色渾濁中,有著一份淡淡的感傷。

經常,我們都會看到一些報導,關於空巢老人的孤獨與寂寞,也會看到一些解決的辦法,可是面對著這樣悲傷的結局,究竟兩位老人為何悄悄的離去?

看到這個新聞,突然就會想起很多關於生命的命題,也會想起很多老人無所依靠的身影。但都沒有一件事,可以像這兩個老人一樣,靜靜躺在自己家裡,安安靜靜十來天,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動靜。如此結束,是不是隱含著更多的社會問題,也嘲弄著“常回家看看”只是一種概念,或者說也讓無數兒女會這樣無力地生活著。

有一句話曾經讓我感動,“每一朵花,只能開一次,只能享受一個季節的熱烈的或者溫柔的生命”。也許在這裡有些牽強,但絕對沒有嬌柔之意。只能說,每個人都愛著自己的父母,每個人都希望父母健康和快樂。可當看到這樣結局的時候,這對老人的子女,不知道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。

也許,這對老人的人生結局僅僅給我們帶來一些悲傷,但也會帶來很多思考。面對著我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,面對著人口的逐漸老齡化,面對著緊張發展的社會,又會有多少老人還會孤獨終老,或者如這對老人一樣靜悄悄的離開。

可是,年輕人呢?天天喊著“常回家看看”,可又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常常來到父母的身邊真正看一看。

常言道,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”,尊老敬老,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紱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,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。

可是,為了生活,為了發展,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。“養兒防老”會不會在不少年輕人心裡慢慢消失,直到明白自己一天也會老去了的時候,兒女們也紛紛離開了自己,那時也才真正的悔恨難當。

記得生活中,有一個老人曾經說過一句話,他說自己一輩子,什麼事情都沒有遺憾,唯一遺憾的就是自己母親過世之後,才想起母親曾經給他說過的想吃“一顆冰糖”。直到母親過世,他也沒有完成母親這個心願。

不過,這是過去的社會,或者說那個社會相對於今天來說,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,“一顆冰糖”頂多價值也只趕得上今天“烤一頭全羊。”

但是,這是一個物質不在缺乏的年代,nuskin 如新也不會有老人在為了吃而發愁,更不會有老人為了吃而遺憾終老。

其實,父母不一定需要的是物質,儘管物質是生活的必需品。在他們心裡,或許就只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問候,或者聽一聽兒女的聲音,看一看兒女甜美的笑容。

但是,隨著社會的發展,現在物質需求高於一切的時代,很多兒女以為只要給父母吃好穿好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可當我們實現了這一個初級階段的時候,往往就會忘記父母還將需要的東西。父母偶有心煩發發脾氣,有的兒女還會大聲叫嚷,給了你吃穿,給了你好用,你還有什麼不滿足?

確實,想一想現在的每一個階段的人生,真的不容易。養兒為了防老,可當一個人慢慢老去的時候,真正防得住自己生活的,又有多少個家庭兒女?

從這個事件,社會、政府、個人也都值得反思,我們對於空巢老人、留守老人有沒有一個可行安置的辦法與政策。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,是不是也應該回頭看一看這些曾經劃過這個世界的身影,是悄悄讓他們安靜,還是應該給他們一個光彩的人生。

曾經有一個記者這樣寫道:“在村莊中穿行,最大的感覺就是靜。間或有房屋開著門,望進去,一把椅子上,會靜靜地坐著一位老人。”如此現實的生活裡,僅僅只依靠家庭管理老人的一切,似乎越來越是一種虛無。

如果真的需要這樣的悲劇不要上演,康泰導遊如果真的讓老人有一個夕陽一樣豔麗的人生,不僅是每個人的責任,應該整個社會,也要追述一下其中原因,因為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慢慢老去。

“老有所養,老有所依”。是不是不應該只是一句流傳的名言,在今天中國夢發展的大背景下,也應該“落地生根”?